诸如克扣军饷啦、裁撤边军啦这样的手段,就自然而然地往六镇贵族身上上。而六镇贵族岂会甘于受制?他们当然不甘心,但他们不敢跟京城的大佬叫板,那就只能对麾下的戍卒下手了!六镇起义的源头就是来自于此。
再后来,孝文帝将北魏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,六镇的地位进一步下降,上层贵族对底层戍卒的盘剥就更加严重,最终酿成了覆灭北魏的六镇大起义!而驻守晋阳的一方军阀尔朱荣,早就对六镇垂涎三尺,如今这么好的机会,他怎么会放过!北方六镇也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位领袖。
没有朝廷的命令,尔朱荣毅然出兵六镇平叛!但与其说是平叛,不如说是去六镇招聘!早有定计的尔朱荣,一面攻打叛军,一面寻觅可用之才,许以重利招降,这样将六镇起义平定,而气势汹汹的柔然,全程几乎无所作为,基本只打了个酱油……之后几年,尔朱荣整合六镇降卒,发展自己的势力,并等待一个一飞冲天的机会。
这个机会没人他等太久,嗜权如命的胡太后跟儿子孝明帝的矛盾激化,胡太后担心京城发生不可控的变化,遂召当时最大军阀尔朱荣进京,协助自己稳定朝局。尔朱荣闻讯大喜过望,当即带兵直奔洛阳(诸公是不是觉得此情此景,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,没错,这一幕就是董卓进洛阳的历史重演)。
可计划赶不上变化,尔朱荣还在路上的时候,孝明帝就被胡太后搞定了,胡太后重掌大权,急忙传旨,令尔朱荣停止进京,但箭在弦上的尔朱荣,哪能放过如此良机,毫不理会胡太后的旨意,继续进军洛阳。后面的事诸公都知道了,尔朱荣诛灭了皇室以及汉化的鲜卑贵族,孝文帝汉化改革的成果,在鲜卑高层被彻底终结,鲜卑旧贵族重新掌握政权!
尔朱荣除掉了一众皇室,本有自立之心,但在手下谋士的劝说下,明白自己威望不足,遂立献文帝之孙,长乐王元子攸为帝,是为北魏孝庄帝,北魏灭亡进入倒计时。尔朱荣在军事和用人方面是把好手,但对政治就不怎么在行了。处理好这一系列事情,尔朱荣仅留下眼线,便返回老巢晋阳,给了孝庄帝元子攸发展自己的势力的机会……
当年六镇起义结束后,朝廷唯恐六镇祸端再起,遂将六镇20万戍卒打散,发配到全国各地。人数以河北为最,遂酿成了河北起义——彼时,被发配到河北的鲜卑人葛荣不甘心失败,再次纠结六镇旧部,杀官军自立,势力迅速扩大,席卷
冀、定、沧、瀛、殷五州,佣兵30万,号称百万,并占据邺城,直接威胁到北魏都城洛阳。
尔朱荣闻讯,迅速点齐7千精骑,一人双马,昼伏夜出,直奔邺城而来。当尔朱荣出现在邺城城下,葛荣见其只有7000人马,便没把敌军放在眼里,随即亲自领军出城,意欲一战歼敌。尔朱荣以侯景为先锋,率数百骑兵,围着邺城周围鼓噪扬尘,虚张声势,战场上一时风沙弥漫,敌我不辨。
葛荣不通兵法,不明虚实之道,以为尔朱荣有诈,便收拢兵卒,未敢轻易掠阵。正在此时,尔朱荣部一人单枪匹马越众而出,缓缓行至两军阵前。此人正是尔朱荣手下大将高欢,他出身六镇,跟葛荣部的很多人都是旧识。
高欢横刀立马,在两军阵前开始了个人演讲,一番舌灿莲花,竟将葛荣部的数员大将及逾万兵卒,说得阵前变节投敌自戕(嘴遁之术——一个好领导的必备技能)!本来一万多人对30万来说不算什么,但这可是在阵前倒戈,对葛荣部士气的损害无法估量!
尔朱荣不愧为当代名将,见形势于己有利,当即下令出击,并将所部骑兵尽数压上。葛荣部人数虽众,但军心已乱,加之不明尔朱荣虚实,仓促之间,军队瞬间就被凿穿。仅一个冲锋,葛荣部败象已现。
乱军之中葛荣被生擒,尔朱荣大获全胜!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产生了,就是这20余万俘虏该怎么处置,毕竟尔朱荣部只有不到7000人!这里就体现出尔朱荣过人的管理才能了——早在从晋阳出兵之时,他便以精锐士卒,将邺城周围所有关隘要道偷偷占据。如今,尔朱荣就地遣散战俘,以数百人为一组,选出一名领队带头,令他们自行返乡。
而把守关隘的精锐,此时就起到大作用了,他们将这些人一一鉴别收拢,甄别出带队好的领队收为己用。尔朱荣此番处置俘虏的手段,堪称教科书级别!从之后他的表现来看,此计恐非其所为,而是另有能人,但历史长河漫漫,又有多少奇人异士被湮灭其中,未能清史留名……
但不管怎么说,尔朱荣在用兵方面,绝对是第一流的人物。可惜若项羽能晚生千年,得知有此处置战俘之法,想必也不会酿成垓下之败了!感慨一下,言归正传,此后,尔朱荣又耗时两个月,彻底平定河北之乱,在北魏初步树立起了自己的威信!
待续……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